大同观光农业成气候 来源: 2012-08-08 08:51:12 纠错 市民在新兴葡萄采摘垂钓园采摘杏 本报记者 戎禹仁 摄 驱车从市区上环城高速,走上十来分钟从口泉出口下去,在路右侧便看到一个漂亮的不锈钢制大门。进了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,葡萄套着纸袋,穿过葡萄架是一片精心修剪的草坪,绿草上是黄色的花,旁边是个大鱼塘。再往里走是一片结着杏、梨等的果园,树下是一群群旱鸳鸯、大雁,树上熟了的杏掉下来,立刻就被抢着吃了。不远处一排小房子里住着火鸡、鸵鸟、珍珠鸡、乌鸡、鹿等,快中午了,这些“居民”们正准备享受午餐。这儿便是新兴葡萄采摘垂钓园。 近年来,在德、法、美、日等国很流行的旅游观光农业在我国逐渐兴起,主要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,希望闲暇时间到绿意盎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。我市从2009年开始把旅游观光农业作为特色农业的一种,列入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,在政策、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,如今园区越来越多。有瓜果采摘、蔬菜采摘、观光采摘等多种形式的旅游观光农业园区。 新兴葡萄采摘垂钓园是我市20多个旅游观光农业园区中的一个。垂钓园负责人李新平这几天正给旱鸳鸯蛋设计外包装,华林超市和他订了一批旱鸳鸯蛋,他的旱鸳鸯一天能产200多颗蛋,以前都被游客捡光,现在终于有了订单。十多年前,李新平开始在这里种葡萄卖葡萄,那时园子占地100多亩,如今变成近800亩,从一个葡萄园变成一个集科研、引种、示范、生产、销售、垂钓、观光、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与李新平的忙碌不同,浩源绿色生态观光园的朱志国显得挺清闲。园子5年前建立,主要种瓜果、蔬菜,“每年五六月是瓜果采摘季,现在是采摘西红柿、茄子等蔬菜的时候,今天下雨,采摘的人少。”朱志国说。 旅游观光农业园区让市民吃到了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瓜菜,园区跟农民租地,农民除了挣租金,还在园区里打工,工资一天近100元。“农业投资大,见效比较慢,做别的生意比做这挣钱,但政策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,现在比以前好干多了。”李新平说,以前他做别的生意,来钱快,但觉得太累,经营园区这些年,环境好心态平和,他认为自己干的是一种事业。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