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疾幼儿青少年状况调查月底完成 来源:大同晚报 2014-06-12 15:51:29 纠错 为了全面推进“全纳教育”,让所有残疾孩子和健康的同龄人一样享有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,市残联和市教育局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展开“残疾幼儿和青少年状况调查”。记者从市残联获悉,到本月底,各县区要严格按照4种年龄分段登记要求,完成专项统计,为下一步落实国家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(2014—2016年)》提供准确依据。 据市残联负责人介绍,“全纳教育”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“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”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,它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,倡导通过增加学习、文化与社区参与,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,关注并满足包括残疾孩子在内的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教育需求。 此次面向残疾幼儿和残疾青少年开展的状况调查,是依据国家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(2014—2016年)》的要求,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目的是加快改善当前特殊教育条件,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 调查对象分为四个年龄段:学前残疾幼儿,主要登记2008年以后出生,年龄为3—6岁者;未入学适龄残疾少儿,主要登记1997年以后出生,年龄为6—17岁者;已入学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少儿,主要登记在普通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者;已入学的高中教育阶段残疾青少年,主要登记在普通高中、职业高中、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部就读者。 在调查登记过程中,各县区残联要组织村委、居委会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服务,摸清辖内残疾幼儿及青少年的确切状况,并认真填表上报,确保在本月底前完成。教育部门要根据每个残疾孩子的残患程度和家庭情况,实行“一人一案”,最终具体确定就读学校,为其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0